桃色
情不知所起,一往而深。生而不可与死,死可以生。
生而不可与死,死而不可复生者,皆非情之至也。
——明·汤显祖·牡丹亭
居然以为《桃色》是部新片,该反省一下自己的娱乐嗅觉了。一看资料才知道是2004年公映的。闻名章小蕙已久,看完电影再去找资料原来发现她就是里面那个最漂亮的女主角,我居然一直以为那个日本女人才是章小蕙。怎奈我听闻章小蕙之名是在全民大闷锅里面那群疯子假扮她的,当时才知道她已经有了SM女王的称号了。以至于我边看电影边想这个主演是谁。补充一下,她确实挺漂亮的,至少在这部电影里面是,甚至盖过同部影片里的河莉秀。
有艺术敏感的人很多,他们会看到导演用的服装,布景的风格,灯光,音乐的选择,剧情,对白的设计等等,当然这是这部电影最出彩的部分,繁华复古奢靡颓唐的服饰和房屋,街道的布置,给人美的迷乱的感觉。我倒是想说说让我看得叫苦不迭的剧情。从片中提示美丽开始“幻想”,我就完完全全看不懂电影后半部的情节了,假如如这个片子够普及,最多是给人们普及了一堂SM课。正因为SM在国内提得非常少,在正式舆论场合更是不可能提及,所以观众接受度相当低,所以我才会在一些影评看到有人感到恶心。对于情节,我看着看着就想起了曾经的《香草的天空》,没看完的人不可能把《香草》看懂,你得坚持到最后一刻。但对于《桃色》,你即便坚持看到最后一秒钟,除了熟悉一下汤显祖这首生啊死啊情啊的词作之外还是一头雾水。随着影片的进行我已经很期待影片的结尾把一切困挠都给我解开,但最后我才发现导演杨凡显然重点不是在讲述一个故事,而是渲染某种氛围以意图表达或根本不想表达什么。所以理不清头绪看样子是相当正常的,除了影片末知道了除了章小蕙可能是唯一的活人外,导演没再给我们关于故事的任何线索,当然最后章小蕙根据镜头和情节判断也是死了。
下面是网络上辗转看到的一个丫头对《桃色》的看法,纯粹从美学的角度来看评论得相当到位,我印象最深是三句话:“看到那几位平常备受争议女人被杨凡改造得如此令人惊艳,看到自己所喜欢的那种颓唐奢靡的装饰风格,还有那两个精细的男人”。我只能说精辟。。。到位。这也是这部影片最出彩也是仅有的出彩部分了吧。三个被改造得“惊艳”的话题女人,复古奢靡的装饰风,两个“精细”的男人(真不知道她怎么会用精细形容片中的两个男人,但看到她这么用我感觉是太恰当了。)
引用原文:
十年前,我上中专二年级,学的是日用化工专业。那时候有一位老师,很矮小,很瘦却整天穿着深颜色的长裙,戴一副大大的胶框眼镜几乎盖住半张脸。她的下巴很尖,声音也很尖,所以她给我的感觉是很尖刻的一个人。她教的科目我连名字都记不住了,但有一句话印象非常深刻,至今时时记起。她在讲香水制造工艺时说“香得过分就变成臭了”。
十年后的这天晚上,我看了杨凡的《桃色》,再回忆起三年前看他的《游园惊梦》,我又一次想起了尖老师说的那句话。
我承认,我很欣赏杨凡的眼光。在他的电影里,背景画面,布景道具,服饰化妆,都很美。至少是符合我自己本身的审美眼光。可惜,所有的东西堆在一起后,总让我有种吃得太饱太腻的不适感。我记得当时看《游园惊梦》,开始的三十分钟被那种断垣殘梦良辰美景奈何天的气息所深深吸引。虽然不喜欢吴彦祖那张不大器的脸,但也不得不欣赏被调教得宛如重生的王祖贤和宫泽里惠。一个小时后,就对那种画面失去激情。再接下来的一个小时,每隔十分钟感觉就差一点。到最后只觉得这部片他妈的怎么又长又臭。只是既然都已经浪费了那么长的时间,也不在乎看到结束了。今天看《桃色》,同样是开始被画面所吸引。看到那几位平常备受争议女人被杨凡改造得如此令人惊艳,看到自己所喜欢的那种颓唐奢靡的装饰风格,还有那两个精细的男人,完全彻底地佩服杨凡的眼光。他是个比女人更女人的男人。不过看着看着,我发现我看的是《阿飞正传》《重庆森林》《花样年华》《堕落天使》《东宫西宫》和《感官世界》。越看越不是滋味。就象一个人,所有身体的每一部分分开来看都非常漂亮,但搭在一起却让人感觉说不出的别扭。情非情,欲非欲,连意淫都算不上。“淫”表现出来了,“意”却远远没到。跟《游园惊梦》一样,空洞拖沓,犹如嚼久的口香糖,越食越无味。完美有罪,这世上不允许有完美的东西。有人刻意追求完美,却忘了“缺”也是美的一种。
不过还算好,香是香得过头了,倒还没至于到臭的地步。如果想看看房子怎么装修好看,服饰怎么搭配出气质,做爱的时候怎么增加情欲,或者看看章小蕙到底带几号胸围(真的很大,我承认我有留意),甚至看看韩国的变性手术做得到底有多成功,都可以在《桃色》里找到。
最后带一句不怎么相关的:杨凡其实更适合做美指,正如张艺谋其实更适合当摄影。不知道会不会终有一天他们能迷途知返。